您当前的位置: 公路货运 > 会议精彩回顾 > 详情

吴俊峰:创新驱动、智慧赋能,创新驱动、智慧赋能, 数智物流枢纽(园区)助力物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17:00 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

创新驱动、智慧赋能,

数智物流枢纽(园区)助力物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

吴俊峰

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企业导师

上海文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行动——走进物流枢纽(园区)之盐城现代物流园”会议上的演讲

2025年7月8日 江苏·盐城

吴俊峰

我今天汇报的主题是《创新驱动、智慧赋能,数智物流枢纽(园区)助力物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是时代机遇与挑战,第二是文景赋能行业发展,第三是优势与成效。

一、时代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逐步向本地供应链集成与本地产业融合发展进行转变,以往国家物流枢纽以港口型、陆港型为主,而今年则更侧重于商贸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及“物流”,并指出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这表明降低物流成本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抓手。

文景深耕行业多年,在与物流上下游企业对接过程中,始终围绕物流枢纽(园区)多式联运供应链各相关方的需求展开业务。从政府机关的角度来看,国家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旨在提升当地GDP、拉动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税收能力和就业率,并优化当地营商环境。从支撑产业的角度来看,需要更多客户、服务商资源、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以及更多融资渠道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需要全程可视化的跟踪、提升上下游资源整合以及更多融资渠道与供应链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则需要更多融资客户与需求、齐全的贸易物流单证以及提升数据的真实性来降低融资风险。

物流枢纽(园区)面临的核心问题和挑战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枢纽作业服务效率低、调度难。目前,物流枢纽(园区)周围产业以生态圈形式发展,但企业内部及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和调度存在很大问题,现场作业主要依靠人工协调,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二是多式联运服务协同难、共享难。公路与铁路、铁路与水路之间的联动存在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产业组织化水平低、衔接效率有待提升,存在数据孤岛、数据链长、全程跟踪难等问题。三是供应链一体化服务风险高、融资难。很多企业都有供应链金融需求,但银行对物流枢纽相关企业的货物管控和物流组织能力存在质疑,导致资金难以流入。四是产业链服务融合难、管控难。产业供需对接不畅,服务响应滞后,供应链“端到端”过程中管控薄弱,资源调度与整合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对政府而言管理难、统计难。很多单位反映,对于口岸和物流枢纽而言,公路通货量中的汽车零部件数量、铁路运输量等数据难以准确统计,导致相关数据不透明、统计口径不完整,难以真实体现当地业务发展情况。

二、文景赋能行业发展

文景专注“一带一路”数智产业链建设,围绕多式联运、智慧港口、智慧陆港、智慧口岸、智慧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展开,为多个国家物流枢纽提供信息化建设及运营服务,全面支持港口型、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生产服务型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以多式联运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数据交换为支撑平台,打造数智产业链解决方案与产品。

(一)文景物流枢纽(园区)多式联运供应链数智化服务

文景为港口型物流枢纽(园区)提供了码头自动化作业管理、智慧多式联运、船舶的智能调度、港口的无纸化体系以及港口现代集疏运管理等解决方案,数据驱动港口产业链资源整合,加速打造港产城一体化服务。

对于陆港型物流枢纽(园区),突破传统铁路货运业务,以数智化服务集聚供应链优势资源,基于5G智能铁路场站、中欧班列运营管理、数字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区等领域,优化运输组织,服务好“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推动区域产业互补联动,拉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园区),通过海关监管仓、TIR跨境运输、AGV无人跨境运输、跨境电商与跨境结算、跨境大宗商品交易、综保区与区港联动、边民互市、边境合作区、口岸智能查验预约等功能,升级国门枢纽效能,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与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服务好国家沿边开放战略。

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园区),以数智化平台促进国家物流枢纽(园区)内畅外联互通,提供内外贸一体化贸易管理、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智慧仓库管理、全程冷链配送管理以及商贸增值服务,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服务业融合,有效提升货物周转,降低供应链成本。

(二)无人化+物流枢纽(园区)

文景为国家物流枢纽构建无人化和智慧化的服务体系。目前,港口的无人化的作业体系已经逐步规范,而国内一些内河港、特别是陆港的无人化体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陆港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管控体系,实现1人远程操控3-6台设备,大大节省了铁路货场的人力成本。同时,通过智能远控管理实现了无人自动化作业,如龙门吊的自动化管理等。此外,通过AGV无人驾驶,实现集装箱自动转运,显著提升运转效率与安全性,创新突破国际陆港自动化升级改造。

(三)人工智能+物流枢纽(园区)

依托DeepSeek模型结合文景全国各地物流枢纽、物流通道资源,帮助物流枢纽(园区)的相关业务人员和货运代理智能推荐解决方案。依托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堆场作业,不管是码头堆场还是铁路堆场,都能自动推荐最合适的货物存放位置,并结合实际制订堆场规则,实现自动化卸车;还依托人工智能实现了对枢纽内部生产调度的全程可视化管理体系,对龙门吊、集卡、正面吊等作业设备进行统一自动化调度管理,并为司机提供实时交通监控和智能路径规划。融合5G+物联网,构建智能闸口与散杂货无人地磅,实现散杂货堆场的无人值守和远程集中监控。集成大数据与数字孪生,打造可视化展示平台。

(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物流枢纽(园区)

我国发布了关于物流数据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文件,文景积极围绕这一文件进行业务拓展。以数据中台融合物流枢纽(园区)各类数据资源要素,通过数据中台建设和数据的互联开放,将物流枢纽(园区)多式联运供应链相关的分散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并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清洗、汇总,形成丰富的数据资产库;依托数据中台强大的核心数据处理能力,对作业数据、运营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释放数据潜力。通过构建数据资源区块链的可信数据交换体系,搭建数据服务平台,并最终构建整个数据资产体系,打破壁垒促进共享,实现多方合作互通。

(五)可信数据空间+物流枢纽(园区)

可信数据空间是国家大数据局一直推动的项目,文景积极打造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可信数据空间。在多式联运应用场景中,将数据使用方、服务方和技术方实现联动,着力解决多式联运标准和规则体系相互割裂、信息不透明且追踪困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痛点问题,通过构建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服务、运输路径自动生成与实时优化等数据服务产品,构建物流可信空间的运营体系。通过可信空间融合上下游的物流企业和银行金融机构,赋能国家物流枢纽(园区),实现价值共创。

三、优势与成效

(一)数智创新,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质效提升

实现各环节高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创新发展,不断完善物流枢纽(园区)服务功能,系统性地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流数据互联共享,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枢纽与枢纽间、产业链上下游间数据互联共享,不断提升物流枢纽(园区)综合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助力物流枢纽(园区)与骨干物流网络、重要资源物流通道衔接,构建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以数智化为抓手,强化物流枢纽(园区)精细化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积极推动物流与制造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数智化+产业融合,激活物流枢纽(园区)经济新动能

加快推动数智化嵌入产业链全环节。通过数智化转型,积极打造“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技术迭代+场景落地”的双向突破,促进数智化加快嵌入物流产业链全环节,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畅物流、聚产业,激活物流枢纽(园区)经济新动能。通过多式联运“一单制”,向前延伸贸易对通,向后拉动金融服务,以数字化驱动物流、贸易、产业与金融形成闭环,有助于各地物流枢纽(园区)打造特色化的“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促进枢纽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以上是我本次《创新驱动、智慧赋能,数智物流枢纽(园区)助力物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的分享,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


Baidu
map